鬧元宵,猜燈謎,這是中國人元宵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正月十三(3月3日下周二)上午9:00-11:30,您可以帶上家人到福州臺江區(qū)八一七路市工人文化宮參加“燈謎展”提前感受元宵氛圍。
活動將在露天場所舉行,分為搶答和揭謎條環(huán)節(jié)。現(xiàn)場將由3位骨灰級的“燈謎高手”擔任主持人,每人帶來大約100條羊年最新創(chuàng)作的燈謎。猜字、猜人名、猜地名無所不包,保證讓您過把癮!主辦方還準備了150多份小獎品,有肥皂、牙膏、指甲刀等。答對燈謎的市民,都有機會贏取。
福州市燈謎協(xié)會副會長謝復華介紹,今年的燈謎展,盛況空前。燈謎主題包含,“中國夢”、反腐、年俗、海峽兩岸、福州地方特色等內(nèi)容。“今年最大的亮點當數(shù)畫謎,這是往年所沒有的?,F(xiàn)場還將放映‘動畫燈謎’進行搶答。這些將會十分新穎有趣!”謝富華說道。

畫謎1

畫謎2

謝復華展示字謎:新年寄語
燈謎故事
34年前創(chuàng)立燈謎協(xié)會的72歲老人
福州市燈謎協(xié)會副會長謝復華,1979年上山下鄉(xiāng)回來,第一次猜燈謎獲獎一張名信片后,徹底愛上燈謎,從未停歇
身為福州市燈謎協(xié)會副會長的謝復華老先生,今年72歲了,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燈謎老人”,他熱愛燈謎,已到了“癡迷”的境界。
平常,走路、吃飯、看書、看《新聞聯(lián)播》,若是來了靈感,想到一條燈謎,謝復華就會馬上拿筆記下來,即便睡著了都會立刻從床上爬起來。他常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謝復華從小就特別喜歡閱讀,《資治通鑒》、《唐詩三百首》、《三山志》等,他全都研讀過。謝老家中的書柜里,擺放著福州民俗、辭海等古今中外各類圖書名著。“要把讀書當作看故事一樣,這樣才能保持興趣。”他說,自從愛上燈謎以后,每日讀書,至今從未荒廢過。
一年創(chuàng)作上千條燈謎
提起生平第一次猜燈謎,謝復華至今記憶猶新。1979年,他上山下鄉(xiāng)回到福州,第一次在工人文化宮參觀燈謎展。他清楚記得自己猜中的第一則燈謎(謎面是“首先到達,猜一字”,謎底“送”),“當時,我拿到的獎品是價值一分錢的明信片一張。”謝復華從那以后,徹底愛上了燈謎,30多年間從未停歇。
1981年,謝復華與6名燈謎愛好者,一起創(chuàng)立了“文化宮燈謎創(chuàng)作小組”(福州市燈謎協(xié)會的前身),“每年春節(jié),都由政府出資,舉行全省‘職工燈謎大會’,來自各地的燈謎高手過招,盛況空前”。
上世紀80-90年代,謝復華的燈謎年創(chuàng)作量已達300-500條,2000年以后,更是突飛猛進,一年創(chuàng)作燈謎上千條。如今,每月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宮舉行的“QQ群燈謎月賽”,每次謝復華都帶著近百條原創(chuàng)作品參賽。
自學電腦制作“動畫燈謎”
提起創(chuàng)作畫謎和動畫燈謎,謝復華的臉上流露出滿滿的自豪。今年的福州市工人文化宮燈謎展,即將展出的20條畫謎,全是他的原創(chuàng)。這可是謝復華的拿手絕活與“金字招牌”。
但2005年初,燈謎協(xié)會剛想要大規(guī)模創(chuàng)作畫謎時,大伙還真犯了難。“會畫畫的,不懂出燈謎;會出燈謎的,不一定懂畫畫。”謝復華回憶,那時大家往往有靈感,可都難以形成作品。每年的畫謎新作,少得可憐。
當年晚些時候,謝復華首次接觸到了Photoshop(簡稱“PS”,一款圖像處理軟件),開始了他的“破冰之旅”。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謝復華的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使用電腦和PS上,遇到書上不懂的地方,就拉著隔壁的年輕人小王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他就能夠熟練地操控“PS”,按他的話講就是:“想到什么,上網(wǎng)一搜,都能P出來!”
至此,謝復華成了燈謎協(xié)會出名的“潮人”,他的畫謎創(chuàng)作量也成倍地攀升(畫謎《三言兩拍》,出自明代馮夢龍。畫上3人正在演講,兩名記者在拍照,人物、背景全是他P出來的)。他還用Photoshop進行“動畫燈謎”的創(chuàng)作(謎面:一只猴子在不停地拍手,謎底:狙擊手。“狙”為猴子的別稱,詳見成語“朝三暮四”)。謝老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P不出來。”
從大年初一至今,謝復華幾乎沒有休息。他被多家企、事業(yè)單位請去做春節(jié)團拜、燈謎活動的主持人。“迎新年,禮在前。我給大伙拜個年,猜一字。”這是謝復華為羊年春節(jié)創(chuàng)作的開場白(謎底:祥)。
每當大伙兒夸他有才,謝復華總是謙虛地說:“活到老,學到老!”接著,他說,我請大家再猜一個‘羊年燈謎’,謎面:新年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