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都報報道了在福州一些傳統(tǒng)的納涼“寶地”,有人亂扔垃圾、有人亂擺攤等行為,邀請廣大讀者舉報納涼地的不文明行為。昨天,記者根據(jù)讀者的反映,走訪了于山、鱔溪、水上公園等傳統(tǒng)納涼地,發(fā)現(xiàn)一些人只圖自己痛快、方便,影響了納涼環(huán)境,讓來此納涼市民好心煩。

鱔溪山路邊扔了好多垃圾
地點一:于山風景區(qū)
光膀躺亭子內(nèi) 當午休場所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于山風景區(qū),這里是老福州最喜歡的納涼地之一。
從五一路龍華天橋附近的一個登山路口上山,有一些涼亭供人休息。本來可以坐好幾個人的亭子,有不少卻被一兩個人“占據(jù)”。其中一個亭子里躺著兩個中年男子,儼然把那當成了午休場所。
一位常在那納涼的陳阿姨說,這些平時太常見了。有的人是光腳躺在涼亭里,旁邊還放著吃剩的盒飯和啤酒,有的人則赤裸上身,只穿著一條短褲躺在涼亭里呼呼大睡,睡相真是不太雅觀,讓一些女性納涼者覺得很尷尬。“涼亭是個公共場所,現(xiàn)在被人占據(jù),使納涼環(huán)境不盡如人意,真是太遺憾了。”
地點二:鱔溪
天然氧吧垃圾遍地
鱔溪樹蔭濃密,是天然氧吧,離城區(qū)不算遠,一天內(nèi)就可往返,所以周末前來游玩的人特別多。可來的人多了,不文明的現(xiàn)象也多了。
記者沿著溪水邊的山路走,看到路邊有許多塑料瓶、泡沫飯盒、包裝袋等,甚至連溪水中都有。林依伯就住在這附近,他指著路邊隨處可見的垃圾,很氣憤地說,“以前哪里會這么臟亂,還不都是有些游客不自覺!”
地點三:水上公園
旁邊河面漂垃圾
晉安區(qū)連洋路附近的水上公園自2003年開放以來,綠植遍布,景致優(yōu)美,一直都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可昨日,記者看到,旁邊的河面上漂浮著大片垃圾。
在榕樹下玩牌的依伯、依姆對此頗有意見,他們說公園樹美、水美,個別人的行為卻“不美”,亂扔生活垃圾,“希望有關部門快來管管,別讓一些不文明行為給百姓添堵。”(海都記者李帥/文 孔瑜/圖實習生譚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