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市民張女士路過東街時,偶遇一名自稱新加坡籍的男子,此后被該男子連連設(shè)套,主動借出4500元人民幣,回家后才發(fā)覺被騙。
16日傍晚,張女士來到東街派出所值班室報警稱,被一名男子騙走4500元。民警詳細詢問事情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該騙子手段相當“高端”,一環(huán)連一環(huán),分四步,最終讓張女士主動提出借4500元給他。
第一步:男子謊稱是新加坡人,手機欠費無法撥打電話,身上的卡都是境外的無法取款。在東街口附近向張女士請求借手機打電話向“姐姐”求助。
第二步:在男子與“姐姐”通電話過程中,“姐姐”說她已移民香港,人不在福州,不過會馬上聯(lián)系福州的朋友來接他。接著“姐姐”又來電,說朋友沒辦法趕來。于是,男子跟張女士商量,能不能提供她的銀行卡號,他讓新加坡的財務(wù)人員匯錢過來。不一會,新加坡財務(wù)人員回話:“已匯2萬元到卡上,由于跨境轉(zhuǎn)賬,明天才能到賬,手機也已存了話費,可以通話了。”
第三步:男子對如何取錢一事并不上心,而是一直感激張女士的慷慨幫助,拿出100元“新加坡幣”酬謝她。張女士拒絕后,對方換了一張面值1000元的“新加坡幣”硬塞進張女士的包內(nèi)。隨后,男子用手機撥打了張女士的手機,雙方互留了電話號碼,約好明天見面取錢。
第四步:男子慢慢將重心轉(zhuǎn)移到“借錢”上。他不經(jīng)意提到“新加波幣和人民幣的匯率比是4.5:1”。接著又告訴張女士,自己要去酒店入住,晚上還要請朋友聚餐,并表露出了對如何結(jié)賬的擔憂。聽完后,張女士主動提出要不先借4500元錢給他。男子先假裝客氣地拒絕了,“考慮再三”之后跟張女士提出,不然還是先借些錢給他應(yīng)急。張女士領(lǐng)著男子到了銀行取了4500元給他。最后,男子很紳士地送張女士去公交車站乘車,約好明天再見面。
回家后,張女士感覺不對勁,發(fā)現(xiàn)男子給的1000元并非新加坡幣,才猛然醒悟被騙,于是報警。(記者 程仁山 通訊員 陳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