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南安市樂峰鎮(zhèn)爐山村的完齋西路二期工程完成硬化,目前正在進行路面養(yǎng)護,預計一周后通車。
當天,記者在爐山村慕美自然村看到,嶄新寬敞的水泥路面上,有村民撐著傘徐徐走過。村“兩委”成員潘鑫杰告訴記者,這里是當?shù)刂鞲傻溃?lián)起家風家訓館、五世宗祠、完齋公園、樂峰中學、爐山小學等地,車流人流密集。此前,道路狹窄,最寬處僅2.5米,交通擁堵情況頻發(fā)。
“以前一到上下學、上下班高峰,這條路就堵得水泄不通,村民出行苦不堪言,外地車輛也不敢進來。”慕美潘氏五世宗祠理事會理事長潘住強回憶道,道路狹窄成了鄉(xiāng)村發(fā)展的“絆腳石”,拓寬改造迫在眉睫。
為此,慕美潘氏五世宗祠理事會發(fā)起道路改造倡議,并動員附近宮廟,將香火錢匯聚起來,成為道路改造的重要資金來源。最終,道路建設共募集了超20萬元。
資金有了,群眾支持更是關鍵。此次道路拓寬改造涉及9戶村民的庭院、圍墻、水溝,村民們得知后紛紛無償出讓,用實際行動助力道路改造。
“路修好了,大家都受益,這點犧牲不算啥,我們支持!”村民潘大叔樸實的話語,道出眾人心聲。
據(jù)悉,完齋西路二期工程于6月4日開工,經過一個多月的施工,將路面拓寬至6米,從單行線升級為雙車道。
爐山村駐村干部黃福龍說,完齋西路二期工程不僅是交通的升級,更是鄉(xiāng)村發(fā)展的“新引擎”。它全長500米,連接省道213線,串聯(lián)起文化、教育、休閑節(jié)點,讓鄉(xiāng)村資源“串珠成鏈”。今后,村民出行更便捷,學生上下學、居民逛公園、游客探訪文化場館,都不再受道路擁堵困擾。
“以前路不好,村里開展活動,外地親友都不愿來,現(xiàn)在路寬了、環(huán)境好了,下次宗族活動,肯定熱鬧!”潘住強笑著說,道路改造,也將帶動鄉(xiāng)村環(huán)境蝶變,管線入地、暗溝建設,讓村容村貌更整潔。未來,這條“民心路”,正凝聚起鄉(xiāng)村振興的向心力。(記者 黃俊濤 實習生 卓依晗 通訊員 黃婉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最后一位代書先生,珍藏一座城市一個群2025-08-05
挖掘泉州的鄉(xiāng)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