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正式實施,其中對親子鑒定作出明確規(guī)定?!傲弧眱和?jié)前夕,記者了解到,司法解釋三實施以來,申請親子鑒定、接受親子鑒定的當事人明顯增多,僅浦東新區(qū)法院2011年的涉親子鑒定案件就同比增長214%。
在一個個涉親子鑒定案件背后,往往有一出出悲歡離合的家庭故事。一份份親子鑒定、一張張訴狀,揭開了一個個隱匿的秘密。也許法律最終給了父母懸而未決的疑惑一個明確的答案,但留給這些無辜孩子的卻是永遠的傷痛。
案例一
動遷款引發(fā)親子鑒定
兒子不是親生的
2011年8月4日,對正值本命年的楊景華來說,這是個讓他幾乎崩潰的日子。一份親子鑒定清清楚楚呈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兒子不是他親生的!
“當初生兒子時你也是知道的…得了便宜還賣乖!”一個月前,前妻胡菲郁的冷嘲熱諷還在耳邊。
出生在浦東的楊景華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2002年,他認識并愛上了從江蘇來上海打工的胡菲郁。
“哥,這女的不正經(jīng),都說她在外面有花頭!”妹妹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人。但楊景華鐵了心要娶胡菲郁,同居了一段時間后,2003年5月楊景華和胡菲郁兩人登記結婚。12月,可愛的兒子小明出生了。
“景華,這孩子不像你哦!”有親戚開玩笑說?!皟鹤勇锒枷駤寢??!背鯙槿烁傅臈罹叭A沒有在意,樂呵呵地回答。
然而,孩子的出生并沒給這個小家庭帶來歡樂,瑣碎的生活反而讓楊景華和妻子的感情日趨冷淡。2006年,楊景華和胡菲郁離婚了,妻子簽下一紙離婚協(xié)議書,孩子跟隨楊景華生活,她放棄對老房動遷款及動遷安置房的一切權利,每年支付兒子撫養(yǎng)費2000元。
2011年6月,久未露面的胡菲郁突然出現(xiàn)在楊景華面前?!敖o我120萬元!”前妻不容置疑地說著。原來,在得知老房動遷的消息后,胡菲郁咨詢了律師,然后找上門來討要動遷款。
“早就說好的事怎么可以反悔?”楊景華氣不打一處來。
“兒子在動遷中也有份額,我還沒要兒子的份兒呢?!?/P>
“兒子是我撫養(yǎng)的,你根本不可能拿到他的份兒!”楊景華大聲吼道。
“還兒子呢,你不要裝傻,當初生兒子時你也是知道的,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前妻丟下一句話。
幾天后,法院的傳票送到了楊家,胡菲郁果然起訴要求楊景華支付動遷款。老實的楊景華氣得渾身發(fā)抖,他仔細回想著之前與前妻的談話,一個越來越掙扎的聲音在心里糾纏著他,“難道兒子不是我親生的?”
“我不要跟媽媽”
2011年9月,楊景華又委托北京一家更權威的機構做親子鑒定,這次他還專門請了律師見證。
“爸爸,疼不疼呀?”已經(jīng)8歲的小明低頭看著采樣員給楊景華采血,然后也聽話地伸出自己的手指。年幼的他雖然對發(fā)生的事毫不知情,但已經(jīng)隱約感到了父親沉默的異常。
第二次鑒定結果出來了,結論和之前一模一樣。
楊景華覺得天都塌下來了,昔日的“掌上明珠”頓時成了“孽種”。很快,楊景華也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前妻胡菲郁賠償他撫養(yǎng)小明8年的撫養(yǎng)費及精神撫慰金共計42萬余元,同時要求法院確認孩子由女方撫養(yǎng)。
“我不要跟媽媽!”小明知道了父親作出的“拋棄”決定時哭成一團,他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么,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鬧讓楊家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淚。
2011年12月,法院判決小明隨母親胡菲郁共同生活。
從小跟隨父親生活的小明能否在母親那里拾回母愛?面對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突然痛失的父愛,小小的心靈能否承受……
案例二 不孕癥“生下”孩子
2004年,唐俊與生性活潑的徐蘭珍登記結婚,婚后不久,徐蘭珍發(fā)現(xiàn)自己患有不孕癥。2009年2月,徐蘭珍私自雇了一名待產(chǎn)孕婦冒用自己的名義走進了上海某醫(yī)院。一個月后,女孩梅梅出生了,出生證上赫然寫著“父親唐俊母親徐蘭珍”。
徐蘭珍心滿意足地抱著“女兒”回家,但唐俊對此極為反感:“你把這個來路不明的女兒送到民政部門去!”徐蘭珍沒有理睬丈夫的憤怒,固執(zhí)地將孩子留在家中,并將孩子的戶口報在了娘家。
2010年8月、2011年8月,唐俊先后兩次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法院最終判決準予唐俊與徐蘭珍離婚,但由于梅梅與唐俊、徐蘭珍的身份關系尚未明確,法院在離婚案的判決中對“女兒”的撫養(yǎng)問題沒有給予處理。
2011年11月,唐俊以確認自己與梅梅之間不存在父女關系為由,向浦東新區(qū)法院提起撫養(yǎng)糾紛的訴訟,并要求做親子鑒定。得知這一消息,徐蘭珍又氣又恨:“孩子他可以不管,我絕不會讓女兒去抽血做鑒定!當初在出生證上寫我們夫妻倆的名字,就是不想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抱養(yǎng)的,現(xiàn)在我和女兒生活得挺好,為什么就不能讓我們安寧一些呢?難道真要把女兒丟給社會他才滿意?”
“徐蘭珍不同意做鑒定也行。”唐俊向法庭提交了證據(jù),“醫(yī)院的產(chǎn)科入院手術記錄可以證明梅梅的親生母親是2008年6月懷孕的,而這個時候,我的前妻徐蘭珍還在為不孕癥就診,所以這個孩子不可能是我和前妻的孩子?!?/P>
庭審后,法院作出判決:唐俊與梅梅之間不存在親子關系。
拿到判決書后,唐俊頭也不回地走了。沒有親子關系,梅梅失去了“父親”,“母親”徐蘭珍也陷入了獨自拉扯孩子的艱辛生活。而梅梅的親生父母又在哪兒呢,浩瀚人海,誰來真正愛護這個小生命呢?
現(xiàn)狀 親子鑒定呈現(xiàn)三大特點
201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正式實施,其中第二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證據(jù)予以證明,另一方?jīng)]有相反證據(jù)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并提供必要證據(jù)予以證明,另一方?jīng)]有相反證據(jù)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P>
這一推定條款的實施對法院的委托親子鑒定工作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浦東新區(qū)法院對2011年涉親子鑒定案件作了一次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親子鑒定”類案件目前存在三大特點:
●案件數(shù)量大幅上升2010年只有7件委托親子鑒定案件,2011年則上升到了22件,同比增長了214%。
●案件類型由集中到分化2010年的7件案件中,有5件離婚糾紛,占總數(shù)的71.43%;2011年的22件案件中,同居關系子女撫養(yǎng)糾紛7 件,撫育費糾紛6件,變更撫養(yǎng)關系糾紛4件,離婚糾紛5件。這說明,大量以親子鑒定為請求權基礎的案件進入訴訟,使得案件類型更為多樣。
●非婚生子女成為主要角色以往的親子關系鑒定,大多是鑒定父母與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養(yǎng)育的子女之間的親子關系,主要考察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配偶之間的忠實義務。2011年的22件委托親子鑒定案件中,有17件事鑒定當事人與非婚生子女之間的親子關系,涉及未婚同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一夜情等復雜的非婚姻關系,更多是考察個人對婚姻關系之外所生育子女的撫養(yǎng)義務。
反思 到底是誰受傷最深?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簡便易行的DNA親子鑒定技術被廣泛用于子女與父母尤其是與父親的血緣關系的證明,越來越多的人帶著忐忑、帶著疑問走進了鑒定機構的大門。
據(jù)媒體報道,近年來不少地方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親子鑒定“升溫”甚至“爆棚”的現(xiàn)象:有的醫(yī)院鑒定數(shù)量每年以20%的速度攀升,有的鑒定機構一年所做的鑒定數(shù)量超過了1000例。
心理學家畢希明認為,目前社會中婚姻狀況的不穩(wěn)定、婚外性行為的增加和非婚生子情況的頻繁出現(xiàn),造成了親子鑒定如此備受關注。
浦東新區(qū)法院副院長孫磊認為:“男女雙方不負責任的性關系,圖一時的‘性?!?,最終不僅自己付出沉重的代價,同時也可能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傷害。”
以親子鑒定為武器,無論是否能夠驗證配偶或者自己的“清白”,雙方在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的感情隔閡已經(jīng)無法修補。而親子鑒定的陰影也同樣投射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無論鑒定結果如何,受傷最深的還是無辜的孩子。
中國青少年法律援助律師協(xié)作網(wǎng)協(xié)作律師時福茂對某市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作過一項調(diào)查。調(diào)查顯示,在所有未成年犯罪孩子中,父母離異或分居等結構不完整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遠遠高于普通家庭的子女,這些未成年人得不到應有的父愛或母愛,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極易走向犯罪道路。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也有著多年的研究,她的體會是:“未成年人的問題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心理問題往往先由別的問題引發(fā),表現(xiàn)出來往往是在后來。要想改變孩子的行為,身邊大人的行為要先改變。環(huán)境造就人的心理?!? (案件當事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