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為什么這些研究者會選擇偽造同行評議?同行評議在論文發(fā)表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彼得·巴特勒:同行評審是稿件被接收之前進行的科學審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稿件投給期刊后,會送交同行評審人進行評審。評審人都是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會從各方面對論文的科學嚴謹性進行評估,比如論文的寫作方法、結果和論述等。同行評審流程是保障科研質量、誠信和可重復性的基石之一。
記者: 這次所涉及的主要作者基本都是中國作者。施普林格對此作何評價?
彼得·巴特勒:對同行評審及投稿系統(tǒng)做手腳的問題是全球性的。人們有發(fā)表文章的壓力, 這不僅是在中國,全球范圍也如此。
記者:在施普林格旗下的眾多期刊中,醫(yī)學類論文被撤稿的比例或數(shù)量高于其他學科嗎?在來自中國的文章中呢?
彼得·巴特勒:同行評審違規(guī)問題從整體而言是個行業(yè)問題,其他學科領域也有涉及。
記者: 此次撤稿經歷了多長時間、何種強度的調查?短期內是否還會有進一步的撤稿?
彼得·巴特勒:過去1年,施普林格一直在積極應對投稿中出現(xiàn)的有違同行評審原則的問題。虛假同行評議曾導致了2015年和2016年的論文撤稿,其中涉及期刊《腫瘤生物學》。此后,我們決定在新論文送去加工之前對之加以篩查?;谶@一追加篩查,我們又查出了新的虛假同行評議人。為了清除不良科學記錄,我們現(xiàn)開始撤銷這些受到影響的論文。
此次撤稿并未出現(xiàn)新的違規(guī)情況,而是期刊《腫瘤生物學》在2016年撤稿后進一步人工核查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此次撤稿的情況與2015年的撤稿無異。施普林格為檢查和撤銷這些不合規(guī)定的論文投入了時間和精力,這體現(xiàn)了我們對維護科學文獻完整性的承諾。施普林格在識別和解決科研誠信和同行評審問題上恪守最高標準。施普林格將繼續(xù)積極調查這些問題。(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胡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