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多“新北漂” 渴望考證鍍金
但是,月嫂人手一張的證件到底含金量如何?采訪中,有產婦直接就告訴記者,“先后離開的3個月嫂都是既有高級母嬰護理師證又有催乳師證,但真的在工作中,卻一點看不出她們的專業(yè)技能到底在哪兒。”
上個月,北京晨報記者在一家大型月嫂培訓機構報名,進行了為期不到一周的“高級母嬰護理師培訓”,講課專職老師自稱已經有十幾年的服務經驗,雖然課程設置中有“實操”一項,但記者聽了幾天課發(fā)現,基本都是老師通過PPT、視頻來講授教學。培訓班上循環(huán)上課,每天有新人來,每天都有學員離開。只要能在周一正常到場參加考試并通過,即可拿到高級母嬰護理師證,同時,從來沒人強制要求上課簽到,常有人缺勤。
今年44歲的杜紅(化名)是安徽人,春節(jié)后只有小學文化的她第一次來到北京,“本身是奔著這兒能給介紹雇主來的,但他們說北京當月嫂沒有證不行,還是得考。早知道這樣就在老家辦一個了,便宜多了,只要幾百塊錢。”上了兩天的課,杜紅就開始和公司商量找雇主的事兒,但因剛來北京且沒考完證書,她能接到的單只能拿到四五千元,雖然嘴上嘟囔著價格低,但杜紅還是先接下了這單,“先這么干著,做幾個以后,價格就能漲了。”培訓班上大多數人與杜紅情況類似,把“金牌月嫂”的價格作為奮斗目標,不論是什么文化程度,高級母嬰護理師證是在京做月嫂最有力的“學歷證明”。
提前數小時發(fā)卷 正確答案早備好
早在報名前,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就說,考試過程中按要求會全程開啟視頻監(jiān)控防止替考和作弊,以表明“頒發(fā)證件是正規(guī)機構,沒有弄虛作假”。
但實際上,早在考試當天上午課程結束后,講課老師就給每名下午考試的同學發(fā)放了試卷。“這都是為了你們考試都能過,先拿到卷子琢磨琢磨”。老師一邊發(fā)卷子一邊說,“不會了趕緊互相問一問”。
午飯時間,拿到卷子的學員擠到一個小會議室開始翻書上網查答案。不過,很快就有學員從手機上收到了整份卷子包括選擇題、判斷題、論述題在內的所有正確答案,并稱是“老師給的”。而這份答案不一會兒就流傳到了每個人手里,一份規(guī)定用時90分鐘的試卷,大家十幾分鐘就全部搞定。
下午開考后,監(jiān)考老師對考生們能夠拿出了全部寫好答案的試卷并不吃驚,而是“貼心”地叮囑說:“你們再寫會兒,打開監(jiān)控視頻后,就不要再亂走動、亂看了啊,堅持一會兒。”
就這樣,30多個人在老師和視頻的監(jiān)督下開考、交卷,給北京晨報記者為期一周或者說僅五天的所謂培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考試完畢后,記者了解到,高級母嬰護理師證的頒發(fā)單位,突然由該機構官網聲稱的中國國家培訓網變成了全國專業(yè)人才儲備工作委員會。對此,工作人員解釋,“證一樣是有效的,只是我們的合作機構變了,(全國專業(yè)人才儲備工作委員會)也特別權威。”
某月嫂培訓機構老師考試前已將試卷發(fā)給學員,學員就開始抄答案。
行業(yè)聲音
沒有職能部門監(jiān)管 標準難落地
高昂的服務價格、花錢就能拿的高級證書、看似周密卻私下放水的考核,以及屢屢出現的月嫂和雇主之間的矛盾……“為什么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來考察月嫂,讓服務更規(guī)范?”這是不少人提出的疑問。實際上,2015年,國家標準委發(fā)布了《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guī)范》和《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對月嫂的準入條件做了詳細的制定。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去年年底也編發(fā)了《家政服務行業(yè)標準規(guī)范匯編》,其中對母嬰護理師需要“初中畢業(yè)以上文化水平”、“崗位分初級、中級、高級”、“高級資質申請需要取得中級證書,連續(xù)從事本崗位工作三年以上”、“考核包括閉卷考試、實際操作和論文”。
“標準是有的,只是執(zhí)行起來很困難”。北京家政服務協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以上所有的標準都是“推薦性”的而并非“強制性”,各家月嫂公司也都以自定的標準來給月嫂分級和定價。
此外,工作人員介紹,沒有職能部門來監(jiān)管月嫂中介、培訓機構和從業(yè)人員,使得一些糾紛產生后各方維權難,“雙方都有可能是服務過程中的權益受害方,但沒處說理去。”“我們倒是希望政府能對整個行業(yè)有更好的監(jiān)管,發(fā)現不合規(guī)情況可以督促整改,包括設立機構和月嫂乃至雇主的‘黑名單’并聯網,讓服務質量和價格都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