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房價居高不下的中國,買房似乎不僅僅是財力的象征,更是中國人祖祖輩輩安居樂業(yè)的情懷使然。而本期的《非正式會談》,則公布了一組關(guān)于房子和幸福感的調(diào)查:超過9成的人認為,幸福感和房子有關(guān);33%的人認為,房子是幸福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中國人的買房熱,讓世界人民都有耳聞目睹,那么他們又是怎樣看待“買房”的呢?
美國:“家是心靈的港灣”
羅獅杰表示,在美國,“家”很重要,“家是心靈的港灣”。戈登大叔也給大家科普了美國部分地區(qū)的“城堡法”:“一個人的房子是他的城堡!”也就是說,公民在自己的住宅內(nèi)有比較大的自由和權(quán)力,政府部門的人要有搜查令才能進入公民的房子里,另外,公民在公共場合持槍是非法的,而在自己住宅內(nèi)持槍是合法的!
戈登大叔現(xiàn)場普及“城堡法”
英國:家重要,但房子不那么重要
田原皓則表示:“房子和幸福的關(guān)聯(lián)不是那么強!”他緊接著說道:“英國人也很重視‘家’這個概念,但家和房子不是一碼事兒,中國很多女孩可能會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有房子,但在英國,兩個人一起選,一起買,一起裝飾房子的過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房子本身不是很重要!”
田原皓:一起裝飾房子的過程才最美好
澳大利亞:家并不是一間具體的房子
小貝的看法和田原皓的有相似之處,“家并不是一間具體的房子”,小貝說:“能給你舒適感、安全感,并能和好朋友在一起就是家。”
全場每個人的想法不一而足。放眼全球,每個國家,每種文化對房子的看法和追求都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陳銘老師以各國代表的討論總結(jié)了其背后的文化依據(jù):“中國本質(zhì)上是農(nóng)耕文明,安土重遷,強調(diào)“耕”的感覺,有房子,周邊的地才能讓我種,所以大部分農(nóng)耕國家,比如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的國家都有房子情結(jié)。而相比之下,歐洲航海文明居多,其生活是逐精彩而居,追逐金錢甚至殖民統(tǒng)治。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游牧文明,比如蒙古,房子對于他們來說也沒那么重要,逐水草而居。”
陳銘總結(jié)“房子”背后的文化依據(jù)
所以,不同文明的歷史形態(tài)就建構(gòu)起了我們不同體系內(nèi)的人對房子的不同感受。關(guān)于房子的這件事,世界上的其他人民又是怎么看的呢?本周五晚21:20,湖北衛(wèi)視《非正式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