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鸝“沖動買”的衣服,放在APP上賣,賺了不少零花錢
又到一年畢業(yè)季,近日,賣“?;?rdquo;的“武大郎”在網(wǎng)絡上走紅,武漢大學的一位畢業(yè)生,將大學四年收集的櫻花標本裱成相框,放在轉賣閑置物品的APP(應用程序)上賣,一日進賬萬元。記者了解到,福州的畢業(yè)生們也將“跳蚤市場”搬到了手機上,轉賣閑置物品,賺些零花錢。
轉賣閑置物 師大女生掙4000元
和很多女生一樣,福建師大軟件學院的黃鸝(化名)也經(jīng)常“沖動買”??傻搅水厴I(yè)季,曾經(jīng)的“戰(zhàn)利品”又成了帶不走的麻煩。
去年年底,黃鸝開始考慮在畢業(yè)前處理閑置物品,經(jīng)常參加學校社團組織的“跳蚤市場”擺攤活動。“可是擺攤賣,實在是太便宜了。”她說,而且“跳蚤市場”活動也不是天天都舉行,后來她開始在手機上下載轉賣閑置物品的APP,把品相較好的包包、衣服、鞋,甚至食品,都掛了上去,為提高可信度,她還配套掛出了發(fā)票。
幾個月下來,黃鸝的“營業(yè)額”就達到了近4000元。有趣的是,有些全新的商品竟賣出了比買時更高的價格。
上課筆記上網(wǎng)賣 一份可賣多人
不少大學生告訴記者,畢業(yè)季“跳蚤市場”甩賣時,最不能接受的是專業(yè)書稱斤賣,“一斤幾毛錢,簡直把書本當廢紙了。”所以,他們決定把這些帶不走的專業(yè)書放到網(wǎng)上,讓真正需要它們的人來買。
記者在黃鸝推薦的APP上看到,賣得最好的學習資料是考公、考研的筆記,價格在幾十到幾百元不等,還有一些同學上傳的課堂筆記也很受歡迎。
“雖然都是軟件編程課,但各個學校、各老師的側重點都不一樣。”福大的小周說,他將自己上課的筆記傳上網(wǎng),不少外校同學都留言咨詢。小周先拍部分筆記上網(wǎng),等對方支付后,再傳送剩下的部分,一份筆記可以賣好幾個人,“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畢業(yè)前在APP上處理物品,不僅可以獲得收益,也是一次學習交流。”(記者 鄭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