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細心的市民發(fā)現(xiàn),一些從事代購的,突然間“消停”了。繼香奈兒宣布在中國市場調價后,一年來,卡地亞、Dior、Prada等奢侈品都相繼降價,國內外買這些大牌,有的價差只有三百塊。“代購其實很辛苦,買東西一早要排隊,還得寄件等,沒有豐厚的利潤空間,誰愿意干。”久居法國的福州人蔡女士昨日告訴記者。
LV比國外貴25%左右
“這些年來,奢侈品在中國高價有幾個原因,除了稅,也包括品牌對不同區(qū)域的區(qū)分定價。在中國,依靠‘拔高價位’來顯示尊貴身份,這是不少品牌的慣用辦法,有些奢侈品價格比國外貴一倍以上很正常。”一奢侈品品牌店的店長告訴記者,2015年,中國人通過代購,購買的奢侈品總額為340億~500億元,與2014年的550億~750億元相比,已經大幅縮水。
據(jù)美國一個數(shù)據(jù)調查機構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3%的奢侈品牌在中國的售價比國外貴16%~25%,其中,Burberry價差目前最大,達37%,而LV平均貴25%左右。而時尚品牌中,Cal?vin Klein的價差最大,天貓上的售價差不多是美國的兩倍。
價差大幅縮小代購不接單
“2008年,我在巴黎買過一只LV的包包,16800元人民幣(退稅價),國內賣26800元,高出60%。但現(xiàn)在,一只中號的Neverfull,法國定價為945歐元,折合人民幣6993元左右,國內9650元人民幣,高30%多。匯率浮動會影響比例,但價差小了是事實。”蔡女士告訴記者,之前,比較頻繁地做代購,賺賺差價,但最近,沒有再接單。
“香奈兒差價更小,有些包比如經典的2.55(國內價格3萬元人民幣左右),國內外差價基本在一千多元了。”蔡女士表示。
隨后,記者又找了幾款賣得較好的奢侈品,對其國內外價格做了比較(不包括退稅的錢)。記者發(fā)現(xiàn),除其中一款價差超1萬元外,剩余的價差,多數(shù)在千元左右,最小的僅為347元。(記者 袁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