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娃喝了藿香正氣水+頭孢,不到20分鐘猝死。”最近,朋友圈流傳一個熱帖,引起不少家長的恐慌。昨日,記者請教了福州多位專家,他們說,“藿香正氣水+頭孢=中毒”和“喝酒后不能吃頭孢”的原理一樣,二者容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個體敏感的人會中毒,重者可能休克,危及生命。

資料圖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藥學部的副主任藥師楊木英分析,頭孢是頭孢類抗菌藥的總稱,常用的約有30種,并不是所有的頭孢類都會引起這種反應,但這類藥物具有類似的結構基團,會阻止乙醇在體內(nèi)的代謝產(chǎn)物——乙醛的繼續(xù)代謝,使乙醛不能排出體外,導致乙醛堆積,產(chǎn)生“雙硫侖樣反應”,所以,大家服用頭孢類藥物要警惕。
而藿香正氣水含酒精(乙醇)40%~50%,和以上藥物同時使用,可能引起中毒反應,嚴重程度與用藥量、飲酒量呈正比。輕者會皮膚潮紅、頭痛、惡心,嚴重的可能胸痛、心慌、呼吸困難,甚至心臟驟停。
□病例
小伙喝酒扎破手 吃兩粒頭孢后猝死
“猝死的病例很罕見,卻是血的教訓!”福州市一醫(yī)院急診科主任陳閩明還記得,幾年前,一個小伙子喝高了,砸啤酒瓶時扎破了手,被送到一縣級醫(yī)院包扎,回家后,他吃了兩粒頭孢想消腫,不料血壓驟降猝死。經(jīng)檢查,小伙死于乙醛中毒。
□提醒
這些藥混用也會起不良反應
除了頭孢,常用的藥物如甲硝唑(滅滴靈)、替硝唑、奧硝唑、呋喃唑酮(痢特靈)等也會發(fā)生類似反應,為此,藥品說明書大多會注明“切勿在飲酒前后使用”。
由于個體差異存在,每個人消除酒精的時間不同,楊木英建議,服藥后,最好一周內(nèi)不要飲酒,不要使用含有酒精(乙醇)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當歸紅花酊、消咳喘糖漿等中成藥,氫化可的松注射液、氯霉素注射液、地高辛酏劑等西藥。一旦發(fā)生雙硫侖樣反應,應立即停藥、停用含乙醇制品,輕者可自行緩解。
幼兒感冒中暑 別隨意喝正氣水
省立醫(yī)院南院的兒科醫(yī)生陳捷也說,一些幼兒感冒、中暑,家長隨意給孩子喝藿香正氣水、甚至用正氣水敷肚臍,如果這時再吃頭孢,就可能出問題,尤其是幼兒,肝臟解毒功能不完善,又表達不清,從服藥到昏迷,也許只有短短的5~10分鐘。此外,吃頭孢類抗生素后,不要用酒精擦身體,不要吃酒心巧克力,做菜時也要少放料酒。幼兒服藥后,若面色潮紅、煩躁不安、頻繁嘔吐、意識不清,應及時就醫(yī)。(記者陳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