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如果你留意,就會發(fā)現如今易過敏的寶寶越來越多了。如何將寶寶過敏的幾率降到最低呢?專家認為,孕期可適量服用益生菌如酸奶等,借以改善。
父母皆過敏 孩子過敏風險大
據相關統(tǒng)計,近幾十年西方工業(yè)國家兒童特應性皮炎的發(fā)生率顯著上升。上海市0~14歲兒童支氣管哮喘患病率10年內上升了153%。
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副主任醫(yī)師陳艷艷稱,過敏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族史,即父母雙方或一方過敏;再者是過敏原接觸,如嬰兒早期接觸牛奶蛋白;還有環(huán)境的因素,吸煙(產前及產后)、家庭塵螨、寵物。如果父母之一有過敏,過敏的風險將達到20%~40%;父母皆過敏,過敏的風險達40%~60%;父母有相同過敏癥狀,過敏風險達到60%~80%。
為什么嬰幼兒更容易發(fā)生過敏?這是因為遺傳因素,還有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腸道屏障發(fā)育不成熟。
過敏性皮炎
宜早干預
牛奶蛋白過敏最為常見。對非母乳喂養(yǎng)兒來說,牛奶蛋白往往是其接觸的第一種異體蛋白,因為嬰兒奶粉通常都是牛奶加工而來的;牛奶蛋白中最主要的致敏原有酪蛋白、α-乳球蛋白、β-乳球蛋白等。因此,第一口奶對嬰兒預防過敏至關重要。
對于高危險群的小朋友:出生后應盡可能母乳喂養(yǎng);如果無法母乳喂養(yǎng)的則可以考慮水解配方奶粉;此外,將能引起過敏的副食品延后添加(1歲以后)。
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濕疹、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常見的空氣過敏原有塵螨、蟑螂、貓毛及狗毛、花粉。常易引起嬰兒過敏的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魚蝦、小麥、貝類。
所有對牛奶過敏和/或發(fā)生特應性皮炎的兒童中,有30%~80%在將來還會出現其他過敏癥狀,即這兩種癥狀是其他特應性疾病的前兆,很多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和鼻炎)的患者,往往在嬰兒期發(fā)生過食物過敏,因此,一旦發(fā)生食物過敏,應當盡早治療。
益生菌可預防過敏
陳艷艷稱,2002年芬蘭研究母親在孕后期服用益生菌、嬰兒在出生后6個月內服用益生菌。結論:嬰兒2歲時,過敏性皮炎的發(fā)生率降低了50%;嬰兒4歲時,過敏性皮炎的發(fā)生率也降低了50%;益生菌可有效預防過敏,并且媽媽在孕期食用益生菌,會對寶寶產生有益影響。益生菌指什么呢?市面上有不少含有益生菌的藥品、保健品,食品中包括酸奶。
因此,有過敏體質的孕媽媽應少吃過敏的食物,嘗試酸奶,平時可以多吃補脾胃的:淮山、欠實、紅棗、枸杞等。冰冷寒涼的少吃,如:西瓜、奇異果、螃蟹等。(本網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